(相关资料图)
12月28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金融助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完成情况。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帅出席发布会,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同志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聚焦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主动担当、靠前服务,打出“五个一”系列组合拳,坚决打好打赢金融要素保障攻坚战,不断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建立一套政策体系。出台一揽子保障政策。新出台“金十条”“技改专项贷”“人才贷”、金融要素保障等8个政策文件,形成了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纯信用贷款到多元产品服务,产业辅导到风险补偿的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落实三项政策工具。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作用,银行向产业链企业发放合格贷款后,按照新增贷款额1%-2%的比例提供激励。实行减费让利专项行动。实行减费让利专项行动,引导各银行机构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减轻市场主体综合融资负担。全市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实施一个突破行动。理出“清底、建库、培育、激励”工作思路,加快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强化动态培育。建立“三库六清单”,分层次分类建立数据库;加强“种子企业”培育力度,先后为40家上市“种子企业”授牌;开设资本讲堂,加大资本市场培训力度,今年已开展培训12次,培训企业家583人次。制定奖补政策。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支持企业上市挂牌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支持企业上市挂牌奖补资金实施细则》,为34家企业落实市级财政奖补资金6500万元。加快上市步伐。实施“241”梯次培育计划。加强合作联动。突出招大引强,与中信证券、中信银行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青岛蓝海股交“泰安资本赋能中心”,75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与中泰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动企业上市融资。
搭建一个对接平台。银企签约引活水。组织召开“金融助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政银企合作签约会”、分产业链银企对接会,线上线下共签约项目453个,为257家企业授信719.95亿元,为各产业链上的98个项目提供贷款支持33.85亿元。战略合作强支撑。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与农行山东省分行、建行山东省分行、工行山东省分行、中行山东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四家银行未来三年将向我市提供不少于2200亿元意向信用支持,重点支持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实施。金融服务增活力。不间断整理涉企金融支持政策和信贷产品,直接打包推送工业企业;建立动态融资项目库,向银行机构推介双50强企业、碳金融重点项目融资需求298个。精准对接解难题。组建85支金融辅导队和组建13支产业链金融辅导队,对企业关心的财务成本控制、资金流动等方面问题把脉会诊开出“药方”,目前已落实825家企业融资需求130.36亿元。
实施一组保障创新。创新保障工作机制。成立要素保障工作专班,明确一名局班子成员为要素保障服务专员,一个科室为服务窗口,引导驻泰银行建立新型工业化强市保障专班。创新“强工贷”服务品牌。打造多元化“强工贷”产品。全市已有23家驻泰银行机构,推出130个产品,为2478家企业解决资金252.9亿元,该服务品牌也被列为省优化营商环境“揭榜挂帅”重点项目。创新竞价选择机制。建立“即时推送、接单即办、双向选择、快速审批”办理流程,及时将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推送全市31家银行,银行根据各自业务特点对企业做出选择;企业根据银行提供的利率、贷款期限等选择银行。目前,已累计向银行机构推送融资需求项目1809个,提供资金支持1181.7亿元。
优化一个金融环境。出台《关于全力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意见》《泰安市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问责办法》,探索建立信息直报、定期排查、风险点分析反馈三项监测机制,从源头做好重点银行和风险企业监测。创新实施“蓝黄橙红”四色动态预警,先后对3个县(市、区)发布蓝色预警,对1个县(市、区)发布黄色预警。区分风险、潜在风险、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三个类型”,加大风险化解与存量不良贷款处置。进一步压紧压实各县市区、功能区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四个责任”,建立风险调度机制,严控新增不良,累计处置不良70多亿元,全市不良贷款余额降幅、不良贷款率降幅、不良贷款处置率均居全省第1位,为全市工业发展营造稳定金融环境。
经济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