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内蒙古科右前旗:生态修复变“废”为“宝” 每日热闻

2023-06-04 12:19:02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资料图)

道路两旁的“白茬山”变绿了,村民家门废弃已久的矿坑里“长”出了庄稼,从前躲着走的滩涂摇身变成游客的水上公园……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简称“科右前旗”),生态修复让这些变成为了现实。

初夏时节,满目苍翠,科右前旗阿力得尔苏木海力森嘎查南山坡,300多亩梯田“披绿重生”种上了放心粮,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调剂项目的实施让这里留住了青山,还增加了耕地面积,稳住了粮食生产。看着尺把高的青青小苗,谁会想到这里曾是砖窑留下的废弃矿坑?

“以前这里是采矿区,开采后留下乱石矿渣,坑坑洼洼的,现在,土地平整后达到可耕地标准。”海力森嘎查党支部书记李永葆说,山补上了,变绿了,嘎查村民幸福的期盼实现了。

同样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科右前旗归流河镇新建嘎查,一家经营20多年的砖厂,在村集体与企业签订合同时就已考虑到生态修复。如今,134亩取料地完成取料使命后,企业回填黑土实现复垦后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复垦后种玉米,一亩地收入800元左右,还不足取料生产红砖收益的10%。但咱不能只考虑自己,保护绿水青山人人有责。”砖厂负责人杨金耀表示,看着寸草不生的“光头山”如今绿意盎然,他的心里也非常高兴。

与种树、复垦修复生态的版本不同,在科右前旗额尔格图镇兴牧嘎查,打石料留下的矿坑坑口处回填2000多立方米的黑土,撒上了各类草籽,草场盖度达到85%以上。矿坑中心,正在建设中的养殖场预计再有4个月就可完工,预订的400头牛马上进场安家,这一举措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19万元,一把“生态修复牌”打得更响更亮。相隔百里的居力很镇前进村,修复生态措施则采用乔灌草“三位一体”栽植模式,项目绿地率已超40%,消除了裸露矿坑的视觉污染,也体现出了矿山生态修复的价值。

滩涂变美景火了旅游富了村庄。通讯员 时秀霞摄

变“废”为“宝”的实践在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水库村,以“遇见水库”生态度假园的方式乘势奋起,一个亦可“看稻景、闻稻香”,又可体验“波光潋滟、水上泛舟”的好地方,年均吸引5万游客来此打卡。谁能想到,这个深受人们喜爱的休闲打卡处,三年前还是一片滩涂地,“绿色”和“活力”在这里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农家地出产的玉米碴及农家庭院里的肉、蛋、有机果蔬等成为赠送亲友的旅游“伴侣”,一个收获季便为村民带来7万多元的收入,村集体增收7.5万元,49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

滩涂变美景火了旅游富了村庄。通讯员 时秀霞摄

近年来,科右前旗通过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整治违建、推行林长制、文化保护传承等多种生态修复方式,破题生态修复、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调剂项目相结合,嵌入“生态修复+产业导入”的发展模式,还绿于山、还山于民、还草于民。两年来,科右前旗生态修复总面积达100多万亩,投入生态修复资金4000多万元,让有“创伤”土地实现生态蝶变,此举不仅给未来储存了“幸福”,更为大地增添了经济活力。“在生态修复的同时,必须让村民同步增收,我们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科右前旗旗长王立东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