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发布会上,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毕建明介绍,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新型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有效运行,达到预期建设目标,从三个方面建立运行机制。
一是多方共建。盐碱地国创中心依托黄三角农高区建设,省政府和中国农科院为组织单位,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山东盐碱地农业公司和山东省农科院为牵头建设单位,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青岛农业大学等18家国内盐碱地农业领域创新能力强、科研基础雄厚、产业化成效显著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优势单位共建,涵盖了国内盐碱地科技创新全部领域,覆盖所有盐碱地类型区,搭建起全国盐碱地科技创新网络体系,有效整合全国盐碱地优势创新创业资源,形成盐碱地保护和综合利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二是实体运行。在山东省政府和中国农科院共同组织下,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山东盐碱地农业公司和山东省农科院共同作为牵头建设单位,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事业法人,作为盐碱地国创中心运营机构。目前,盐碱地国创中心已经注册登记。同时,适时组建由共建单位、社会资本、科研团队参股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服务,构建“新型研发机构+配套服务企业”的管理模式。
三是科学管理。根据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管理要求以及盐碱地国创中心建设背景、目标任务和运行管理实际,实行“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中心主任”的管理体制,形成在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的重大事项理事会决策、专家委员会咨询、中心主任负责落实的管理模式。
毕建明表示,关于近期工作,主要是按照组织体系、科研攻关、人才队伍建设、总部和产业孵化体系建设“四条线”并行的协同推进机制,举全区之力、集各方之智全力加快推进盐碱地国创中心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成立共建领导小组,由山东省政府分管领导和中国农科院院长任组长。组建盐碱地国创中心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聘任中心主任、副主任以及分中心主任,成立实体运营机构。根据科技部意见,举办“首届盐碱地技术创新大会”。
二是加快推进科研攻关。进一步梳理盐碱地国创中心3年建设期需新建和提升的科研平台、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列出详细计划清单,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确保按期完成。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创新立项形式,根据项目性质、实施主体等实际情况,采取竞争申报、揭榜挂帅、委托研发等形式,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近期,组织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高校、企业,凝练出稳定支持团队项目10个、完善提升及新建科研平台10个、揭榜挂帅项目6个,进一步论证后组织实施。
三是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集聚共建单位创新资源,年内吸引共建单位的30个以上团队参与盐碱地国创中心建设。整合东营市农科院、东营职业学院等科研力量,办好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培养专兼职科研辅助人员和科研助理100人以上。
四是加快推进总部基地项目和产业孵化体系建设。按照盐碱地国创中心科研需求和科研平台布局,做好总部基地建设,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围绕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生态化利用,统筹规划各类研发创新平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依托山东省开放式大学科技园,引导科研团队创新创业,加快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共建创新平台,转化科技成果,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规模。
标签:
经济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