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月25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三提三争’”践承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邀请淄博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网信办、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有关负责人向社会发布淄博市聚力在推动乡村振兴上“提效争先”的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紧盯前沿、打造生态,在建设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上提效争先。数字赋能农业全产业链改造。突出延链补链,提升粮食、蔬菜、黑牛(奶牛)等6条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新建续建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25个,计划年度投资13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75亿元。聚力打造数字农业科创平台。发挥“中农数院”链接作用,积极招引数字果园与智慧灌溉、机器视觉与农业机器人等8支创新团队,在桓台县荆家镇建设数字农业装备中试生产线,着力打造淄博农业智能装备品牌。6月4—6日,“中农数院”承办2023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大会暨国家农业大数据与信息服务联盟学术研讨会,国家顶尖数字农业专家将齐聚淄博、推动数字农业科创成果落户淄博。加快建设“齐农云”。深化与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完善“齐农云”二期工程建设方案,建设山东省农业农村遥感应用中心淄博平台,打造“慧施肥”“查虫情”“云培训”等一批特色为农智慧服务应用。
压实责任、深挖潜能,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上提效争先。压紧夯实粮食安全生产党政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生产,先后组织召开全市春季麦田管理暨春耕备播视频会、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等会议,安排部署麦田管理、春耕春播、“非粮化”问题图斑整改等工作。市农业农村局成立4个督导指导组,开展冻害、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指导,发布土壤墒情测报6期,督促整改国家耕地保护督察反馈问题55个,夯实了夏粮丰产丰收基础。目前,全市151.13万亩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扎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3年,全市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3.5万亩,其中新建2万亩,改造提升11.5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0.9万亩。聚力提升粮食单产,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淄博市选育的8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位。开展“吨粮镇”“吨半粮片”建设,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玉米“吨半粮”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桓台县,示范带动粮食高产攻关。全力抓好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组织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抽检,强化蔬菜生产管理、防灾减灾等技术指导,突出价格监测与预警,畅通农产品购销渠道,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一季度,全市肉蛋奶总产9万吨,蔬菜总产67万吨,稳定了“菜篮子”生产。
延链聚合、集群发展,在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上提效争先。突出“一镇一业”培育。研究起草《淄博市“一镇一业”乡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聚焦57个涉农镇,按照标杆引领型、跨越发展型、攻坚突破型、拓展提升型等四种类型,分类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突出、镇域特色优势明显、农业产业链条完整、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强镇。沂源县东里镇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淄博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达到6个。实施农业精品品牌培育行动。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培育,建设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81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占比达57%,居全省第一。做足“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黄烟等特色种植,蓼坞小米、沂源红苹果、远方香椿获得博览会金奖。坚持品牌重塑、机制创新,做大做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扎实落实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金九条”政策措施,重点培育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策划5个招商引资储备项目,着力吸引一批头部农业企业落户淄博。5月10日,淄博市首批农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区,为淄博市农产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体系、开拓粤港澳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美其美、共建共享,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提效争先。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深化“三清一改”,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年内计划完成农村改厕520户、生活污水治理74个村,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市场化运作率均保持100%,农村改厕已完成80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工率92%。深入打造乡村振兴精品片区。坚持产业连片发展、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建设、样板连片打造,聚力打造4个乡村振兴精品片区、5个全域美丽乡村。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9亿元。下达省级财政资金2000万元,支持淄川“硒谷琉园”、桓台“数智农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道路、供水、5G基站等农村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网行动重点项目20个,匡算年度总投资39亿元。
资源整合、改革赋能,在推动农村改革创新突破上提效争先。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印发农村产权交易目录、镇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建设标准等文件,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统一镇级服务站建设标准。截至目前,68个镇(街道)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挂牌运行,比去年底新增21个,累计完成各类农村产权交易数246个,交易额9059.36万元。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起草《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提出促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12条措施,健全完善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清理整顿经营异常合作社,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质增效行动,规范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801家。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开展宅基地用地需求排查,2023年农村村民住宅用地需求153亩。在博山区白塔镇西阿村、池上镇聂家峪村,开展农村残垣断壁和闲置宅基地、农房利用试点。目前,有偿转让退出宅基地农房9户。
突出重点、坚守底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提效争先。持续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完善“自下而上”基层干部排查、“自上而下”部门筛查预警和农户自主申请的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及早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干预、精准帮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反馈监测预警信息8批次2725条,新纳入监测帮扶对象31户85人。持续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县域特色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发展,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稳定增收谋划项目。投入各级衔接资金2.36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小型基础设施类项目118个。加强已建成扶贫项目资产运营管理,确保运行正常、收益分配及时、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持续激发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实施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项目1个、市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项目14个,聚力推动南部山区、太河库区和黄河滩区等脱贫地区率先发展。持续落实小额信贷、“富民生产贷”“齐鲁富民贷”等金融帮扶政策,积极开发以工代赈、农村公益性岗位,推动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发放各类贷款15.58亿元,脱贫人口就业稳定在1.86万人。
标签:
经济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