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豫剧《戈壁母亲》在石家庄丝弦剧院上演
唱响戈壁母亲的壮怀柔情
5月3日晚,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创作的豫剧《戈壁母亲》在石家庄丝弦剧院倾情上演。图为演出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红柳啊红柳你不寂寞吗?天苍苍地茫茫孤独守天涯。红柳啊红柳你会流泪吗?寒冬风凛冽,酷暑烈日扎……”5月3日晚,伴随着一段韵味醇厚的唱词,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创作的豫剧《戈壁母亲》在石家庄丝弦剧院倾情上演。深刻的主题立意,独特的艺术手段,崭新的舞台风貌,向广大观众展现了一位普通母亲不畏艰险、大爱无言的伟大形象。
据了解,《戈壁母亲》改编自韩天航的小说《母亲和我们》,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戈壁母亲柳月季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捡来的女儿,到新疆寻找丈夫引发的一系列感人故事,在经历寻夫、离婚、送子参军、抗洪、杀驴、丧子之后,主人公柳月季从一个农村妇女成长为真正的兵团战士,扎根兵团、屯垦戍边。
“戈壁母亲柳月季顽强生存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坚韧、善良、刚强、隐忍的伟大母亲形象。”该剧总导演张平介绍,柳月季和众多扎根边疆的兵团战士一样,由于各种原因来到新疆,他们犹如一棵棵红柳,最终在戈壁荒漠中绵延成一片茂密的森林,而兵团则是让他们扎根的土壤。戈壁母亲的精神,其实就是感天动地的兵团精神。
辽阔的戈壁荒原、顽强生长的红柳、浓郁的边疆风情……演出现场,各种场面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等进行了逼真再现,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般的沉浸式体验,仿佛把人们带回兵团成立初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戏曲表演是舞台艺术,离观众更近,更容易与观众产生交流和共情,所以该剧在舞美呈现方面,力求主题深刻、结构凝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副团长李二伟说,创作者立足于中国戏曲“意象化”的表现手法,对传统的程式化舞蹈样式进行大胆创新和拓展,展现出不同的时空和环境,使得场景之间的衔接集中而又紧凑,极大地拓展了戏曲艺术的时空转换功能。同时,该剧在表演、灯光、音乐、唱腔等方面均进行了创新,希望通过这部剧讲好兵团故事,弘扬兵团精神。
此外,该剧演员很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90后”演员张培培扮演戈壁母亲柳月季,她神态秀气,唱腔婉转。因柳月季年龄跨度较大,为此张培培多次请教导演,以便更好地表现一个中年人的身段、眼神和唱腔。张培培还吸收豫剧前辈常香玉、陈素真的艺术精髓,加之自己对人物的理解,通过丰富的唱腔和质朴大气的表演,将坚韧、善良的戈壁母亲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场景,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台词,深深叩击着现场观众的心房。整场剧下来,喝彩声不断,掌声连连。“全剧激情荡漾,风情浓郁,意境如画,演员们唱出了戈壁母亲的无私奉献,唱出了人物深处的内心世界,多次让我潸然泪下。”看完演出后,观众霍莲激动地说。
标签:
经济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