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托管业务开闸这十年:券商托管私募近14万只 不断发力公募业务-天天微头条

2023-06-05 10:56:03 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托管业务开闸这十年:券商托管私募近14万只 不断发力公募业务)

距离2013年券商托管业务开闸已过去10年,交易托管作为券商机构客户最基础的需求之一,是券商发展机构业务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在近年财富管理转型的大背景下,基金托管业务更是备受券商重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中国证监会披露,截至2023年4月底,拥有基金托管资格的机构共有61家,其中券商有29家,银行有30家,剩下2家分别是中国结算和证金公司。在私募托管业务方面,券商加速“跑马圈地”,凭借交易托管业务一体化程度高、托管估值核算系统等优势,已占据主导地位。公募基金托管领域,券商后程发力,发展迅速,最高单价券商托管公募基金已超2000亿份。


(资料图)

私募托管寡头格局显现

托管外包联动机构业务链

不同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更为多元,如量化、CTA、宏观对冲等策略在公募基金并不好实现,加上场内外交易需求、会计核算方式、销售渠道等多重因素影响,使得私募对于托管人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综合金融服务商,券商在为私募基金提供资产托管、估值清算、投资监督、信披等基础服务之上,还可以为其提供投资研究、交易支持、融资融券、资本引荐等支持,直接打造“一站式服务”。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证券类私募的场内交易需求,券商在交易托管业务的基础上还衍生出托管外包服务。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存续私募基金规模20.03万亿元,已登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9000余家,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9.3万只,规模5.6万亿元,投资资产覆盖股票、基金、债券、场内外衍生品等,已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私募托管业务方面,根据私募汇APP数据,截至最新备案日2023年5月30日,商业银行托管的私募基金数量为49956只,占全部私募产品数量的26.56%,证券公司托管数量为138299只,占比达73.46%,可见券商已在私募托管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具体来看,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和中信证券位居券商私募产品托管业务前三,托管数量和其他券商拉开“断崖式”差距,仅这三家券商就拿下市场一半份额(52.35%)。其中,招商证券更是遥遥领先,私募产品托管数量达30865只,市占率22.32%,外包规模合计近4万亿,管理人约6000家,连续九年保持行业第一。国泰君安证券托管数量为22481只,中信证券紧随其后为19041只,华泰证券的托管数量也已接近1万只,此外,国信证券、兴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广发证券托管的私募产品数量均超过6000只,居行业前列。

托管外包业务作为资管行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服务,可以打造出多业务的联动服务模式。兴业证券托管业务相关人士认为,托管外包业务的定位首先是引流,其次是连接。托管业务与其他业务的联动可概况为“内联外合”,即对客方面促进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的属性和需求连接公司内部资源对其提供综合服务,对内则基于托管业务建立客户标签为内部各业务线创造商机。

具体来看,因为托管外包业务和券商机构客户的日常运营息息相关,非常适合作为客户了解券商服务的“第一个窗口”。在经过一定的沉淀之后,托管业务可进一步发挥“连接”作用,例如通过托管外包与财富管理、资管业务的联动,利用券商的代销能力或结合资管类FOF产品的投资需求,可进一步为机构客户提供服务;通过与研究、投行、衍生品等业务条线的联动,可为管理人提供投资策略分析、资产配置建议等资产端的需求服务;通过与经纪业务联动,可为基金管理人提供专业高效灵活的交易服务等。

总而言之,托管外包业务通过发挥基础服务作用,可进一步促进链接客户多元服务需求和券商机构业务链上的多条线资源禀赋,在更好地满足客户综合服务需求的同时,亦有助券商构筑互利共赢的机构服务生态。

上述华南地区券商托管部负责人也称,托管外包业务对于券商对外打造共赢生态、对内加强深度连接意义重大,围绕机构客户需求可达成多类型金融机构的共赢,对内可发挥托管平台优势,为券商全业务线条引入更深度的合作。

上海一位与证券类私募相关的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在选择托管券商时会看重其综合服务能力以及金融科技水平。如果是有融券需求的对冲类私募,可能还会考量券商的两融业务能力。

此外,今年以来协议免签模式也在券商托管业务中加速落地,国泰君安和兴业证券免签模式合作经纪商已突破70家。上海某私募机构人士表示,该模式为整个私募行业提供了便利,使私募享受到更高效且不易出错的托管服务。

公募基金托管“一超多强”

“券商+公募”深度绑定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23家券商托管基金总份额为5642.99亿。

目前券商公募托管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作为公募托管领域的佼佼者,国泰君安证券是唯一托管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超千亿的券商,其托管公募基金份额超过2100亿份,资产净值达1917.54亿元,托管数量56只,证券行业中排名第一;随后是招商证券,托管公募基金资产净值为927.79亿元,托管数量为58只;中信建投证券以845.69亿元的托管基金资产净值排名证券行业第三,托管数量则位居券商榜首,为74只。此外,托管基金资产净值破百亿的券商还包括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中国银河证券、东方证券。

公募基金在传统“以销定托”模式下,银行作为主要销售渠道,自然也在托管业务上占据主导地位。不过,这两年随着券商销售能力不断提升,加上券结模式优势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公司选择和券商进行“结算+托管”的深度绑定。

券商结算模式基金在近两年迎来了“井喷式”发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2日,全市场共有728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下同)采用券结模式,且逐年递增趋势显著,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新成立的采用券结模式的基金数量分别为19只、46只、79只、162只、242只。

在该模式下,券商不再仅仅是公募基金的“通道”,而是真正为其提供销售、交易、结算、托管、研究等一系列综合服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一位华南地区券商托管部负责人认为,券商本就带有“综合金融服务商”的基因,券结模式能够让基金公司获得来自券商多种服务的支持,未来券结模式发展空间巨大,券商的公募基金托管业务潜力无限。

也有券商人士认为,银行已在公募基金托管业务方面深耕多年,即使在“券商结算+托管”模式的深度绑定下,券商也轻易无法撼动其地位,并且券结模式还需要券商在渠道建设、结算效率等方面加大投入,这对于中小券商来说挑战较大,可能只有少数的几家头部券商才能在存量市场上和银行抗衡。

面对这样的困局,平安证券今年给出了一个解局思路。平安证券公募ETF券结系统在3月正式上线,该系统支持单市场ETF、跨市场ETF、跨境ETF、货币ETF等全品种交易,可为基金公司新发行的ETF产品以及ETF转券结产品提供专业的交易结算服务。目前平安证券已联合华夏基金完成了首只ETF转券结产品落地交易。

平安证券表示,此次优化升级一方面可促进与头部基金公司深度合作,拓宽公司产品线;另一方面,能切实提升ETF运作效率,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违约交收风险及运营操作风险。

“价格战”仍然存在

差异化之路如何走?

众所周知,券商基金托管业务同质化严重,面临“价格战”问题。未来券商应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差异化之路?

兴业证券托管业务相关人士认为,券商的差异化发展可以考虑两条路径:一是通过协同做好业务融合,真正实现对客户全牌照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二是以托管与基金服务业务的专业性为基石,以金融科技为手段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构建和支撑差异化竞争优势。

完善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可通过整合托管清算、估值核算、交易系统、研究风控服务、代理销售等条线,深化多业务条线融合,切实提升对客户的“一揽子综合服务”能力,是提升机构服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对于托管外包业务而言,能形成差距的地方主要在于专业、效率和个性化增值服务。该人士认为,这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二是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去贴近客户、了解客户甚至前瞻性预测客户需求。资产托管业务具备极强的运营属性,链条长、环节多、运营复杂,对金融科技的依赖度极高。以科技为依托积极探索业务运营模式创新是在目前市场竞争白热化阶段提升客户体验、优化内部效能的重要手段。

招商证券在2022年年报中提到,公司持续推进主券商业务体系建设,专业交易服务能力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自主研发打造的投资管理系统与融券、衍生品业务、托管外包业务实现深度融合,有效满足客户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已成为特色服务。中信证券则表示在2022年,托管券商首个集募集、合同签署和产品管理于一体的“信e+”平台不断优化完善。

据兴业证券托管业务相关人士介绍,2019年,兴证托管开启“智慧运营”版图建设,凭借深厚的运营积淀和对业务的深刻理解,积极推动业务科技超融合,创造性地提出“自动数据监控、自动估值、自动风控、自动信披”的整体智慧运营方案,有效解决了托管外包估值业务承载量和风险控制瓶颈问题,大幅提升估值核算效率、风控水平、人均效能和整体业务可承载量。

此外,随着服务产品种类的逐步丰富,系统复杂性逐渐提高、个性化需求逐步丰富,科技赋能已成为构建竞争制高点的关键举措。同时,兴证托管不断改进估值、划款等各项服务效率,精益求精,并组织专业团队对存量客户定期开展“托管到家”服务,既为管理人答疑解惑,更在沟通中主动挖掘管理人需求,定向开展增值服务。

标签: